会议通知 | 第二十届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
第二十届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定于2025年11月21-24日在厦门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指导,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和集美大学联合主办,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
第二十届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定于2025年11月21-24日在厦门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指导,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和集美大学联合主办,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
2025年11月12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5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且广泛影响的顶尖科研人才。
在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UrbanComp团队与武汉轻工大学粮食品质智能检测团队共同研发的“LandGPT: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地块级土地利用分类系统”项目,获得了“人工智能+”专项赛应用赛道的全国二等奖。
为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学科的资料共享与学习交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25年秋季正式上线 Open3S资料库。该平台由学院学生会牵头建设,并在多位青年教师与 UrbanComp位置智能与城市感知实验室 的支持下逐步完善,旨在为地信学子提供系统化的学习资源与成长指引。
本报告将阐述过去五年间以大规模语言模型、自动驾驶系统为代表的AI技术因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受关注,及其伴随的社会差距扩大、假新闻混乱、AI资源获取不平等等挑战,说明引导AI向更有益方向发展需重点研发的共情技术与模拟体验系统,介绍AI在解决城市拥堵、应对气候变化及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共存等方面的作用,明确AI作为创新工具与解决社会问题重要手段的属性,总结其在社会问题解决中的公平应用及提升共情能力等研究进展,期待相关研究与开发取得突破。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下,信息地理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从深度学习到大语言模型,AI技术正在重塑地理科学的研究范式和应用边界。人工智能不仅为海量地理大数据的处理、复杂地理系统的模拟与预测带来革命性突破,更在空间认知、知识转换、城市治理等关键领域开创了地理科学的新范式,推动着地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刻变革。
近日,在备受关注的 “2025 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技能大赛” 中,我团队姚尧老师凭借其专业的指导能力与辛勤付出,荣获 “优秀指导教师” 称号
为了更好地推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定于2025年7月28—30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两年一次的学术年会。本次大会的报告分为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和分会报告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