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 | 摄影测量与遥感2025学术年会
为了更好地推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定于2025年7月28—30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两年一次的学术年会。本次大会的报告分为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和分会报告三种形式。
为了更好地推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定于2025年7月28—30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两年一次的学术年会。本次大会的报告分为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和分会报告三种形式。
为进一步促进健康地理学领域的学术进展和国内外交流,第五届空间全生命周期健康国际研讨会(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tial Lifecourse Health)将于2025年7月19-2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健康地理学、空间流行病学、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环境健康以及健康研究领域常用的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为主题。与此同时,组委会在会议前将举办由美国哈佛大学环境健康系教授领衔主讲的技能提升工作坊(7月17-18日),旨在提高本领域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健康地理学理论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大会组委会热忱邀请海内外从事健康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城乡规划、公共卫生、环境健康、中西医结合等相关领域学者和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从业人员参会。
地理分析模型对认知地理系统、应对全球变化等意义重大。为推广国产模型,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发起培训班,此前已举办四届,本届主题为 “地理空间智能分析”。
聚焦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价值,探讨技术创新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融合。邀请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介绍和解读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导向、技术前沿和建设进展,以及智慧城市领域的AI大模型,探讨AI大模型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实践路径,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第三十二届国际地理信息学大会(Geoinformatics 2025)暨CPGIS年会将于2025年6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河南焦作黄河交通学院举办。
地理分析模型是对地理系统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演化规律的抽象与表达。通过构建地理分析模型开展地理模拟可以反演过去、预测未来、模拟过程、揭示规律,从而增进对复杂、多样地理系统的认知与理解。近年来,随着观测手段与建模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已经涌现了大量地理分析模型,有效推动了人们对地理系统要素作用机制、演化规律、演变过程的认知,提高了对地理环境变化的预估与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已经成为探索地理过程、人地关系,乃至应对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议题的重要方法。
为促进数字技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第三届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3rd CSUSD)将于2025年5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湖北武汉市举行。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拟于2025年4月26-28日在杭州举行2025年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地理模型与时空分析”。
在DataFunSummit2025中,将介绍UrbanComp团队与滴滴合作进行的课题“ST-MGRF:网约车场景下的地理实体表征框架”。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环境地学大会将于2025年4月11-13日在武汉隆重举行,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为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